漳河碑現保存在南關村的一個院子內,材質為青石,高320厘米,長65厘米,碑的背面碑文為楷體,大部分字跡清晰可見;碑的正面寫有清朝同治皇帝書寫的“雙源匯澤”四個大字。據南關村八旬老人李仲華介紹,漳河碑原本在漳河廟內,而漳河廟在民國初年損毀,石碑也不知去向。今年6月底,村民無意間在一口古井旁挖出了漳河碑,他們將石碑保存在村內一個空閑的小院內,并采取保護措施,防止石碑被風雨侵蝕。
前幾天,臨漳縣地方志辦公室在搜集資料時,發(fā)現了這塊石碑,地方志專家黃浩對漳河碑上的內容作了解讀。他介紹,捻軍是太平天國時期北方的農民起義軍,碑文詳細記載了捻軍渡漳河受挫的史實。
據悉,漳河碑記有近千字,其中記載:“同治二年秋,山左會匪由范觀等縣進竄臨境,蟻聚者三四千人,比渡河,覆溺無算。七年正月,文光宰是邑,皖捻北竄,時正水淺可涉。先二日上游忽暗漲,溺斃者幾至斷流。二月杪,賊又回竄,官軍民團拒至河干,忽水復漫溢,殲斃以千計。”
清朝同治年間,朝廷撥帑在現河北臨漳縣境內修建漳河廟,皇帝題詞“雙源匯澤”,時任縣令駱文光立碑紀念。經考證,南關村發(fā)現的漳河碑正是其所立,至今已有140多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