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新聞]10月29日,北京大學市場與媒介研究中心發(fā)布了全國首份《屌絲生存現(xiàn)狀報告》。
報告顯示:屌絲平均薪酬2917.7元,72.3%的屌絲覺得自己活得不開心。最讓屌絲們放不下的還有親情,屌絲們平均每個月給父母1076.7元。從不同行業(yè)來看,農林業(yè)屌絲指數(shù)最高。長春是本年度最屌絲的城市,吉林成為最屌絲的省份。
報告試圖將絕大多數(shù)剛開始奮斗的年輕人稱之為屌絲,可能會迎合一些人的心態(tài),貌似“接地氣”,實則是嘩眾取寵。
屌絲這個詞是近年來隨著網絡興起而流行起來的一個詞,兩年前《人民日報》將其采用,如今又寫進了著名大學學術調查的題目中,正如北京大學市場與媒介研究中心所言,屌絲一詞傳播至今已并非貶義,而是代表著一種網絡亞文化的崛起??墒?,關于屌絲的定義,屌絲究竟是指哪些人,始終卻難有公認的答案。網絡上常指一個人符合矮、窮、丑、矬、呆、胖等特征??瓷先?,屌絲似乎是指社會底層群體,但有很多中等收入人員認為自己也是屌絲。而媒體也不時拿屌絲說事,不斷推出屌絲新標準。一度爆紅的2013年“男女屌絲新標準”中,男屌絲的10條標準,“婚前女友不超過3個、年終福利低于1萬、抽20元以下的煙、開10萬以下的車、只喝白酒和啤酒、三五年無長途旅游”等均被列入其中。這樣的標準無疑讓很多人“躺槍”,有的人感嘆月薪上萬中槍。也許是早已料到這一點,制作者又為屌絲做了細化分類,從準屌絲、標準屌絲到屌絲中的屌絲直到屌霸。
看得出如此屌絲標準,透著調侃和矯情,做不得準也做不得數(shù),大家樂和樂和得了,誰要當真就是庸人自擾了。那么,以學術調查冠之的《屌絲生存現(xiàn)狀報告》能夠做到嚴謹服眾嗎?只可惜也未能做到,有人對號入座,有人嗤之以鼻,“這種可笑的指標竟然能成為標準,真夠無聊的”。比如,報告研究的屌絲群體主要覆蓋在已經參加工作,個人存款10萬元以下,未買房或者已經買房,但不是由自己全額出資的人群。這就令很多人吐槽,按這個標準絕大多數(shù)年輕人都難逃屌絲命運。再比如,報告稱屌絲平均薪酬2917.7元,由于區(qū)域和經濟發(fā)展水平不同,在一線城市可以說很低,在三四線城市就稱得上高薪了。難怪有人悻悻地說,又拉全國的后腿了,以后都不好意思稱自己是屌絲了。一份報告一邊讓很多人感覺自己是屌絲又不配稱屌絲,也夠糾結的。也許,如一些評論指出的,報告看似想把各地區(qū)各行業(yè)各群體都摸透,反而把調查對象搞模糊了,搞成了“四不像”。
對于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起點低不代表著未來也低,有屌絲心態(tài)可以用來自嘲解壓,但為不思進取找理由就錯了。報告試圖將絕大多數(shù)剛開始奮斗的年輕人稱之為屌絲,可能會迎合一些人的心態(tài),貌似“接地氣”,實則是嘩眾取寵。當然,報告也非一無是處,比如,報告說,有37.8%的屌絲認為自己有心理疾病。他們基本沒有得到正確的心理引導,大部分人會采用睡覺、傾訴、喝酒的方式解壓,但仍有4.4%的人選擇自我傷害緩解壓力。不管是不是真屌絲,這些年輕人的心理狀況確實需要引起社會的足夠關注,從而找到排解之道。
卡宴追尾大貨車 被卡住拖行數(sh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