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紐約時報》4月20日報道,印度政府發(fā)布報告稱,數十年來,印度年輕人男女比例低于西方國家,而這一比例將在未來幾年進一步下降。
報告顯示,據世界銀行預測,年齡在15至34歲間的人,男女比例在2031年將從2011年的1000:939下降到1000:898。專家表示,這一下降幅度比同期普通人口的性別比例較為緩和,表明選擇性性別流產趨勢不減。印度統(tǒng)計和計劃執(zhí)行部的報告已于3月份公布。
據報道,由于超聲技術的引入和發(fā)展,女胎兒墮胎在20世紀80年代興起后愈演愈烈。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人口的性別比例在1991年降至1000:927,后略有回升。
報道稱,印度人偏愛男孩的原因之一是人們認為男性會在財務上照顧老齡化的父母,并且希望通過男性繼承人傳承血統(tǒng),而無需擔心財產受嫁妝影響。但該報告顯示的似乎是一個悖論:隨著收入和教育的提升,生育率卻下降,性別鑒定和選擇性流產仍在繼續(xù)。
非政府組織印度人口基金會執(zhí)行主任波南姆•穆特雷亞(Poonam Muttreja)說:“人們決定少育時會選擇生育男孩。”
據報道,印度1994年宣布產前性別鑒定為非法行為,但執(zhí)法不力。穆特雷亞表示,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少育的愿望也隨之提升,躋身中產階級的印度人,限制了家庭規(guī)模,將資源集中在被認為會有更好的投資回報的男孩身上。城市地區(qū)婦女生育率在2014年下降到平均每位婦女生育2個孩子,遠低于1971年的5個以上。
2014年,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推出了貝蒂•帕豪(Beti Padhao)的“拯救女兒,教導女兒”計劃,旨在提高人們對性別選擇傷害的認識。但穆特雷亞表示,這個運動不能只是一個口號,應采取更多措施改變社會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