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井陘縣小作鎮(zhèn)小寨村,年味兒迎面而來,鄉(xiāng)親們碰了面都會聊上幾句年貨的準(zhǔn)備情況。如果不是墻壁上一米多高的過水線清晰可見,恐怕誰也不會相信這里曾在去年夏季飽受過洪水的重創(chuàng)。
沿著剛修筑的水泥路往村里走,記者走進了一家剛壘起紅磚墻的老屋。整潔的小院內(nèi),坐北朝南的老屋和東廂房,女主人楊獻林正坐在臺階上洗衣服。“明天去買點肉,年貨就算準(zhǔn)備齊全了。說起來,今年家里的年貨比往年還要多、還要全。”楊獻林說著話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
原來,楊獻林的丈夫在一年前剛剛因病去世,原本紅紅火火的日子也因此欠下了饑荒。偏偏禍不單行,“7·19”洪災(zāi)又將她家的西廂房和院墻全部沖塌。“洪水來臨時,我和兒子堵在屋里,全靠村支書劉文塘等村干部才把我們救了出來。廂房塌了、圍墻倒了,其他的屋里也是一片狼藉,我覺得天塌了一樣,全靠政府、鄉(xiāng)親們和愛心人士的幫助才讓我有了重新活下去的勇氣。”楊獻林說。
把記者迎進屋,楊獻林指著桌上的米、面、油和雞蛋等物品說:“這些都是愛心人士年前給送來的。”緊接著,她又揭開了地上幾口鍋,鍋內(nèi)是剛蒸的面筋、油食等自制的食物。“原本沒有心情做這些,可鄉(xiāng)里、村里的干部一番上門勸,我才給兒子準(zhǔn)備了這些吃的。”楊獻林說,自打鬧了災(zāi),家里全靠政府的幫助,房子被認(rèn)定為C級危房,是政府出錢給修繕的,過冬煤和救濟金也是鎮(zhèn)上派人給送來的,如果再說喪氣的話,真就對不起政府和鄉(xiāng)親們了!
楊獻林說,村兩委知道她家有外債要還,便把打掃街道衛(wèi)生的事交給了她,這樣一個月能掙上幾百元錢,還幫她在村里的一家服裝企業(yè)找了份工作,每個月又有千余元的收入。
“7·19”洪災(zāi)發(fā)生后,井陘縣2315戶水毀房屋,除127戶自愿放棄重建,1636戶B、C級房屋加固全部完成,552戶D級房屋中496戶已入住,其余56戶也均已開工。對春節(jié)前無法按時完成重建的,采取投親靠友、租房居住等方式進行過渡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