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多位親人離世,兒子患病
27年前,張勝菊的老伴去世。12年前,她的大兒子和婆婆、三兒媳相繼去世。三兒媳去世時,留下只有80天嗷嗷待哺的孩子。不久,張勝菊的二兒子又進了監(jiān)獄。
如今張勝菊70歲了,三兒子石月中在2015年患上腦梗,喪失勞動能力。生活的重擔壓在了這位古稀老人身上。
那幾年,親人相繼去世,張勝菊照顧著只有80天的孫女,由于大兒子治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錢,買不起奶粉的她只能從鄰居家借來餅干泡水喂給孫女吃。孫女一點兒點兒長大,老人感覺日子終于熬出頭了。
不幸的是,三兒子石月中又患上腦梗不能自理,這讓張勝菊如遇晴天霹靂。“那時,三兒子住在醫(yī)院里,身上借來的1300元一晚上就花完了,自己沒錢吃飯,三天,都是用涼水充饑。”說起這些,張勝菊的眼中透著無助。“我不吃沒關系,省下的錢給兒子治病要緊呀。”
2 七旬老人成為家中頂梁柱
為了給兒子攢藥費,70歲的張勝菊不得不四處打工、掰棒子、串狗鏈,往返七八十里,工作19個小時只為掙40元。
記者在老人家中采訪時,她的床上堆放著許多綠色的布條,另一邊,患有腦梗的石月中依靠在那里。老人說,這些綠布條是拴狗的鏈子,她把這些布條上好鎖扣,一根一毛錢,從早晨四點起到晚上十一點,除了忙家務、照看這一家人,就是上鎖扣。因為年齡大,眼睛不好,老人做工很慢,一天用19個小時上鎖扣,也只能掙20元左右。“老了,手腳不利索了,干得時間長,可是不出活兒。”在聊天時,老人依然沒有停下手里的活兒。
說起想辦法掙錢,張勝菊不禁淚流滿面。每年的11月份,她都會從家步行七八十里去摘沿路的桑螵蛸,“摘回家,攢多了,賣給收藥材的,一斤80元”。問張勝菊能賣多少時,她只是說,也就40多塊錢。
但是為了這40多元,她要走上8個小時的路程,摔倒在土坑里是常有的事,一天下來,回到家時總是滿身塵土。
張勝菊為了給家里多掙點兒錢,拖著70歲的身體到外地打工掰玉米。不管多累多苦的活兒,只要能掙錢,她不說一句怨言。
每當說起生活的艱辛,張勝菊總是忍不住哭泣。因為家中經(jīng)濟條件不好,張勝菊不知道多久沒有趕過村中的大集,家里的孫子、孫女更是沒有添置過新衣,10元錢的蘋果是家里孩子們過年的唯一“福利”。
生活上的不容易,使張勝菊迫切想要兒子能早日恢復自理能力。但是2000元的入院治療費成了他們的絆腳石。
3 眾多好心人幫老人渡難關
老人的家庭情況引起了所在村委會和唐縣志愿者協(xié)會的關注。今年,村委會剛剛為老人辦理了低保。但是這些錢,遠遠不能填補這個家庭因治病所需的花銷。該村黨支部書記孫進平說,這一家老小沒有經(jīng)濟收入,看病、孩子讀書,家庭負擔很重。唐縣志愿者協(xié)會得知此事后聯(lián)合唐縣福康醫(yī)院為石月中進行康復治療。
4月7日,張勝菊一家的事情經(jīng)過本報冀中版報道后,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關注。
山西的李女士說,她把該消息轉(zhuǎn)發(fā)到朋友圈、新青年志愿者群和同學群中,短短三個小時便籌得4300余元善款。“希望他們能挺過難關,孩子以后能有好的發(fā)展。”
石家莊的劉先生也為老人捐助了2700余元。
在與愛心人士李女士的交談中,她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想見見老人”。
9日上午,記者與從山西趕來的李女士、唐縣志愿者協(xié)會代表一同前往??滇t(yī)院看望張勝菊及她的兒子。
當張勝菊接過李女士送來的善款時,老人終于忍不住痛哭起來。“謝謝你們了。”這時,坐在病床上的石月中也激動地哭了起來。
李女士走上前,抱住了正在哭泣的老人。“讓他好好治病,讓孩子好好上學。”同行的一位唐縣志愿者協(xié)會志愿者也代表朋友為老人捐贈了1000元現(xiàn)金。
老人手拿帶著溫暖的愛心款,激動不已。她叫來孫女,“孩子,這些都是幫助了我們的好心人,長大后有出息了,別忘了回報這些恩人。”
此時的小女孩,害羞地看著奶奶,不說話,但是用力地點著頭。
4 兒子住院治療,老人笑了
據(jù)石月中的主治醫(yī)師王健介紹,石月中患有腦梗,在兩年內(nèi)已經(jīng)復發(fā)三次了,9日入院檢查時,測量血壓高壓為191,低壓為124,現(xiàn)在血壓得到了控制,之后主要采用針灸、多頻治療。
該院院長表示,石月中在住院期間,所需治療費除合作醫(yī)療報銷外,其余費用該院將與唐縣志愿者協(xié)會共同承擔。
就在前兩天,張勝菊孫女所在的學校要收資料費110元,學校了解其家庭情況后減免了50元,但是剩下的60元張勝菊仍然拿不出。“現(xiàn)在好了,有錢給孫女交資料費了。”張勝菊笑著說。
唐縣志愿者協(xié)會負責人當即決定對老人的孫子、孫女進行助學幫助。